秋冬季節的來臨,北方部分地區氣溫已經降至零下10℃,甚至更低,晝夜溫差已經超過15℃以上,這給豬只尤其是仔豬的健康生長帶來巨大的挑戰。例如免疫力下降、腹瀉、呼吸道疾病、飼料報酬下降等等,其中仔豬腹瀉是養豬生產中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全國80%以上豬場都會發生仔豬腹瀉問題。仔豬本身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不高,飼料在胃里面消化不完全,進入腸道內吸收不良導致大量未消化的食摩進入大腸!
大腸內微生物發酵增加,揮發性脂肪酸濃度升高,菌群失調,有益菌減少,致病菌增多,細胞滲透壓上升,使消化道對水的吸收出現紊亂而排出水樣糞便,表現出來就是腹瀉。引起仔豬腹瀉的因素比較多,而仔豬在冬季腹瀉的發病率比較高,且有一定傳播性,一旦發生;會給養豬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歸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理原因
仔豬缺乏先天免疫力,特別使初生仔豬體內沒有免疫抗體,要在48小時內吃夠初乳,才會獲得免疫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為仔豬提供抵抗疾病的保護力,而乳糖和脂肪成為仔豬外源能量的主要來源,可以提高仔豬對寒冷環境的抵抗能力。3-6周是初生仔豬的免疫過渡期,而6周以后仔豬會建立起自己的主動免疫體系。
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仔豬剛出生除了乳糖酶之外,其他的消化酶含量都比較低,3周以后,仔豬采食由母乳逐步過渡到飼料更需要各種消化酶來進行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吸收,此時豬胃重量僅為成年豬胃的1%左右,容積小,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不高,腸道微生態系統不穩定,容易受各種病原微生物侵擾。
體溫調節機制不健全。仔豬剛出生時大腦皮層發音不全,神經系統調節體溫適應環境應激的能力很差,再加上仔豬被毛稀少,皮下脂肪薄,保溫能力差,對冷又相對敏感,秋冬季就容易引發腹瀉。
二、環境及管理原因
秋冬季節易發腹瀉,一是氣溫低,二是晝夜溫差大。尤其水泥地面更容易使仔豬腹部受涼,誘發胃腸道疼攣,引起腹瀉。如果舍內晝夜溫差超過10度時,腹瀉率將會升高25-30%。
而溫度降低造成PH上升,適合有害菌的繁殖,進而造成腹瀉的發生。新生仔豬的適宜溫度為35℃,當環境溫度低于30℃時,新生仔豬受到寒冷侵襲,必須依靠糖原和脂肪儲備來維持體溫。當豬群受到溫度變化應激3-6天就會發生飼料攝入量變化,隨著溫度的降低,采食量呈曲線上升,如果舍溫下降至4℃以下,日增重速度下降50%,而飼料耗用量增加一倍以上,但會出現由于消化能力跟不上會導致腹瀉。
豬舍內濕度過大會加劇寒冷對豬的不良影響。當豬舍環境溫度較低時,相對濕度大,會嚴重影響豬的生產性能,特別是對仔豬危害更大。潮濕的環境會導致母豬采食量降低,泌乳質量下降而造成哺乳仔豬抵抗力弱,容易出現腹瀉等疾病;高濕環境更有利于細菌和寄生蟲的生長繁殖、使仔豬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更易引發各種疾病如腹瀉、呼吸道疾病。有數據顯示,冬季相對濕度高的豬舍內,仔豬的平均增重比對照組低48%左右,且易發生下痢、腸炎等疾病。
水溫偏低也會造成仔豬腹瀉,如果直接給豬飼喂冷凍的飼料、冰水等,會引起仔豬腹瀉,懷孕母豬流產等。廣西大學曾有一個實驗數據,試驗組37度恒溫水,對照組5度飲用水,腹瀉率下降15%,而日增重和毛利都有所提高。
秋季豬舍水泥地面比較涼,仔豬生活在這種環境中,造成消化道抗病能力、消化機能下降,進而引發腹瀉;通風不合理或者出現賊風、料槽剩余殘料發要變質、未能全進全出消毒圈舍等等,一些不注意的管理細節都容易造成仔豬腹瀉。
三、營養性原因
母乳是仔豬的主要營養來源,因此母乳與仔豬營養性腹瀉有著密切的聯系。母豬過肥或臨產前飼喂大量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過高的精料,使乳脂或乳蛋白含量過高,初產、老年母豬由干泌乳不足,飼料成分突然變化,母豬患有乳房炎、霉菌毒素等造成產后無乳,均有可能導致仔豬生理機能下降引起腹瀉。
蛋白質相對其它營養物質難以消化,如果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時,過多的蛋白質就會在腸道內發生分解和酸敗,成為致病性細菌的營養液,致使整個消化道有益菌群受到抑制,腸道菌群嚴重失衡,出現腹瀉 。同時在這些酸敗物質的刺激下,腸道蠕動加快,結腸吸收水分的能力明顯下降,也會增加糞便中水分的含量而發生腹瀉。
秋冬季節新玉米的使用也會導致腹瀉,這最重要的是抗性淀粉??剐缘矸凼墙陙戆l展起來的一個新概念,指在小腸中不被消化、但在大腸中可被大腸菌群發酵利用的淀粉。新鮮玉米的抗性淀粉含量高,儲存一段時間后含量會降低。
一些粕類含有生長抑制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劑,植物凝集素,致甲狀腺腫因子,植酸等等,這些需要加熱、水解、發酵等工藝才可以去除,原料質量不合格也會導致腹瀉。
四、病原性原因
在秋冬季,由于潮濕、陰冷的環境,會擴大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的繁殖率,從而引發仔豬的腹瀉。
五、解決建議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主要看一下關于環境和營養方面的解決方案:
秋冬季節來臨前,可對豬舍環境進行提前改善,如檢修豬舍漏風處,避免由賊風進入,尤其要注意產房和仔豬舍得保溫,避免由于低溫導致仔豬出現感冒、腹瀉等不良反應。適當得增加飼養密度也可以提高圈舍溫度。保音舍可以增加保溫設施來提高仔豬圈舍的溫度,如采取高床養殖、增加保溫燈等。合理降低濕度也可以改善仔豬腹瀉情況。濕度通過影響仔豬體表水分散失平衡來影響仔豬體感,舍內可通過通風、增加光照、增鋪保暖墊料、每天及時的清理糞污,盡可能的減少不合理的用水等措施來降低豬舍濕度,保持干燥。
冬季也要給仔豬提供充足的飲水,但是要注意提供的水溫??墒褂帽厮?、恒溫飲水器等方式控制水溫,或者通過濕拌料提高飲水,濕拌料,濕度為以手抓成團,松開既散即可,并且要現拌現喂:冬季也容易出現母豬便秘,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冬季水溫低:母豬飲水減少,會導致便秘,進而影響仔豬腹瀉,可對母豬料進行濕拌料,提高母豬的飲水量,減輕便秘,嚴重時可給母豬適當使用致瀉藥物緩解便秘。
為保證仔豬的正常生長及減少斷奶應激,須及時補充飼料,可避免斷奶和加料雙重應激同時出現,有條件的也可在斷奶后一周給仔豬飲水中適當添加VC、萄葡糖、氨基酸;電解質等,增加機體抵抗力,以防止斷奶仔豬腹瀉,使其順利斷奶。教保料上料時,建議少喂勤添,避免料槽內飼料出現發要結塊。
加強母豬管理。根據產前、產后不同生理階段配制全價日糧,要保質保量,并按不同生理階段確定飼喂量,以滿足其營養需要。產后母豬要根據帶仔數和體況做到看豬喂料;確保母豬吃料正常,一般從產后第3d逐漸增加喂料量;到第7d后實現自由采食,做到少喂勤添,實行多餐制,盡可能提高哺乳期母豬的采食量,促使母豬分泌質優量足的乳水,確保仔豬通過母乳獲得相應的免疫抗體從而提高抗病力;補充氨基酸和粗脂肪的低蛋白日糧可以明顯提升營養毒的攝入量,進而提高生長速度。冬季和夏季要根據溫度和氣候的變化適時調整粗蛋白和能量的含量。
在原料方面,新玉米的抗性淀粉短期存放后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進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對于豆粕來說,尿酶活性和蛋白質溶解度用來作為豆粕偏生或者過熟的間接估測指標。加工工藝合適,膨化、水解、發酵豆粕可去除多種抗營養因子。同時豐富并平衡其中各種營養物質配好的飼料要及時使用,飼料如果要變的話,仔豬吃了由于自身的排便反應就會發生腹瀉。有的養殖戶一次粉碎能吃半個月的料,這種存儲時間長,最易發毒。仔豬料的原料根據情況粉碎越細越好,如果沒有1.5以下的篩網,可以考慮過兩遍粉碎。飼料階段更換時候,最好能過渡一下,減少仔豬的應激。這些措施都能有效改善腹瀉風險。
疾病方面,要做好預防和疫苗工作,發病時及時給與有效治療方案。
【網站聲明】
1.頻道所刊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所刊發、轉載的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3.我們轉載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知識產權,以及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或刪除,謝謝您的支持和理解。